公設分開計價 房價恐升 |
2010/04/19 |
內政部18日重申預售屋之主建物、附屬建物與公共設施分開計價政策將如期實施。不少建商與代銷業者私下表示,「羊毛出在羊身上」,土地成本與營造成本根本砍不下來,即使分開計價,房價也不會變低,反而主建物的房價可能上漲,促使房價上揚。 為保障消費者權益,內政部自明年5月1日起將實施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新制,要求房產業者應分別列明主建物、附屬建物與公共設施的面積及售價。建商公會與代銷公會都表示,會遵守政府政策,且都已向會員宣導,但何外界卻傳言業者不配合,令人不解。 業者表示,多數購屋者買房時還是看總價;分開計價實施後,若政府不協助建立配套措施,只是會讓買賣雙方更混淆、更困擾。 建商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王光祥昨天表示,早已通知會員遵守政府規定。台北巿代銷公會發言人施孝文說,業者會全力配合政策。 目前多數業者傾向「每坪單價相同」。因為建築是整體興建,很難算出主建物、附屬建物與公共設施的成本。業者直言,政府要拆開計價,業者當然配合,但請政府告訴業者怎麼拆?若沒做好配套,每家業者、每個建案都各拆各的,會更混亂。 業者強調,很多人認為附屬建物或公共設施「沒什麼價值」,但其實不少地下室、門廳或梯廳的造價成本都比主建物高,若只因「外界觀感」,將附屬建物或公設價格訂的比主建物便宜,並不合理。若是未來強制規定主建物單價最高,附屬建物與公共設施較便宜,主建物的單價必然會飆漲,反而會帶動房價上揚。 信義房屋表示,內政部尚未統一定價方式,未來可能出現均價統一,或是主建物開高價的狀況。但不論何種計價方式,購屋者所需負擔的房屋總價,短期內看來並無調降的空間。信義房屋建議,民眾購屋前先弄清楚主建物、附屬建物及公共設施的範圍,釐清是否需要這些設施、是否適合這間房子,避免購入過多虛坪的房屋。 |
【經濟日報╱記者黃啟菱、蘇秀慧/台北報導】
留言列表